依靠聖靈,化解衝突

衝突的緣由

 

陳太太平時在家帶著兩個孩子,今天已經忙活了一整天。到了傍晚,一邊做飯一邊叮嚀大寶寫作業,同時還得看管剛學會走路、到處搗蛋的二寶,真是手忙腳亂。好不容易先生回來了,彷彿看見救星一樣,趕緊地說道:「哎哎,你回來得正是時候,趕快幫忙給大寶輔導作業。」

陳先生在外工作了一整天,可巧在辦公室遇到不少煩心事,一心只想回家看看電視放鬆一下,轉移壓力和注意力。沒想到剛踏進家門,一口水都還沒來得及喝上,就被太太分派了任務。於是他很不耐煩地回答:「妳看妳這個人!我剛進家門,怎麼就不能體諒我工作一整天的辛苦?累個半死,回來也不問我累不累,不懂得體貼體貼我,沒看見我水都還沒顧得喝上,就知道趕緊給我分派任務。」說完了逕自打開電視,一屁股坐到沙發上,雙手抱胸,不理會太太的要求。

陳太太看丈夫不但不理會自己的求救,還責怪自己不夠體貼,心中無名火立刻就被激了起來,當下反擊道:「哦,只有你累,我就不累?我整天跟這兩個小的混在一起,你知道帶他們有多辛苦嗎?大寶剛上一年級,很多功課都不懂,不幫他行嗎?我要趕著燒飯給全家人吃,你一回來就只顧看你的電視,你又體貼到哪裡去了?我告訴你,你不干你不幹,我也不幹了,我看你吃啥!」說完話抱起二寶奪門而去,留下表情錯愕的先生和一臉無辜的大寶。

欠缺解決衝突的溝通技巧?

 

像陳先生和陳太太這樣的衝突,幾乎每天都在不同的家裡上演。爭吵的事說起來也都不是什麼大事,儘是些柴米油鹽醬醋茶,雞毛蒜皮的小事。這些矛盾衝突要如何解決?有人認為這個光景下,雙方都需要學習一些彼此講話溝通的技巧,把話講好了,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。真是這樣嗎?我們來看看,學過講話技巧後的陳先生和陳太太如何互動。

陳先生照著溝通技巧手冊上的一項重要原則:「溝通時不要做人身攻擊,要就事論事提出自己內心的期望」,就咽下已經到了嗓子眼的氣話,對太太說:「老婆大人,我知道妳帶兩個孩子一整天,實在很不容易。可是,我回到家很累,只想看看電視,可以讓我先安靜看一會兒電視嗎?」

同樣學了溝通技巧,把原則背得滾瓜爛熟的陳太太聽了,也臉不紅氣不喘地回答:「我知道你很累,很想看電視,但是孩子的課業真的需要人輔導,因此,還是麻煩你暫時忍耐一下,先給孩子輔導一下課業,等輔導完了,再去看電視吧!」

陳先生很訝異自己清楚並帶著溫柔地表達了需要和期望之後,老婆居然不買賬,還是拒絕了自己的請求。於是帶著稍稍不悅的口氣接著說道:「老婆,我今天在外工作遇到很多不如意,本來希望回到家來可以放鬆休息。大寶不是才上一年級嗎?我不相信他的課業有到十萬火急的地步。」

陳太太一聽,心中暗自嘀咕著:「讓你犧牲一下看電視的時間都不肯,有這樣作父親的嗎?」但她還是咬牙硬是克制住心中的不滿,盡量按照溝通手冊上所教導的「不要人身攻擊,只要就事論事的把期望和想法提出來」的原則來和丈夫繼續溝通:「你說孩子的課業並沒有到十萬火急的地步,可不能這樣看哪!孩子剛上學,正是打基礎的時候,我們應該給予高度重視。更何況幫孩子輔導功課根本就用不了你多少時間啊!待會兒大寶吃完飯還要去上鋼琴課,鋼琴課回來之後就沒有精力做什麼功課了,這就是為什麼我請你『現在』就去輔導大寶做功課的原因。」

陳先生看見太太毫無讓步的意思,心中怒氣上騰;這邊陳太太看陳先生依然我行我素,講話口氣也越來越不好了。幾番你來我往、陳述己見後,兩人索性放開嗓門嚷嚷了起來:「你就是自我中心」,「妳就是自以為是」。結果依然是:陳太太抱著二寶奪門而出,留下表情錯愕的陳先生和一臉無辜的大寶。

正確的把脈

 

很多人以為夫妻的衝突是出在溝通技巧上;學會講話了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。這是一個錯誤的診斷,因為忘了把人天生「自我中心」的因素列入考慮。診斷的錯誤必然帶來藥方的錯投。在給陳先生和陳太太開化解衝突的正確藥方前,我們必須先對「人性」有正確的把脈。

人性有什麼特點?這些特點又如何影響我們與人的互動?箴言廿一章2節說﹕「人所行的都自以為正……」所謂的自以為正,就是人不但傾向於看自己是好的,是對的,而且還會就此心安理得地「放大」自己個人的需要而無視他人的需要。這種高舉自我的傾向會攔阻人在人際互動中以愛相待,成為衝突的根源。

就像陳先生,他把自己看電視的慾望「放大」為一個非有不可的需要,並看作是自己當得的權利,是自己辛勞了一天之後該得的犒賞。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,維護自己的權益,他據理力爭,使得他完全無視於妻子的需要。這些就是陳先生的「自以為正」。

而陳太太這邊呢?她認為自己忙了一整天,丈夫回家來「理當」分擔自己的辛勞,何況她是為了幫助孩子的課業,又不是為了自己的享受,她自認為有十足的理由要求丈夫按照自己的期望來做事。在自認有理的情況下,完全無視於陳先生的需要和請求。這些是陳太太的「自以為正」。

由此可見,陳先生和陳太太的衝突是在彼此不願意「放下權利」、「犧牲自己的慾望」而引發的衝突。他們「好好說話」的溝通技巧只是出於「利己」的動機,在化解衝突上並不能帶來任何果效。

真正的出路

 

要走出這種因「自我中心」而帶來的衝突窘況,惟一的出路就是內心的轉變;他們的內心要從「利己」轉變為「捨己」。

如何做到呢?這個轉變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卻非常不容易。人的特點是自以為正。如何從這個捆綁當中得釋放,以致於能在婚姻家庭關係中得著愛配偶的「自由」?

首先,我們這個根深柢固「利己」的舊生命,需要願意由「捨己」的新生命取代,也就是耶穌所講的「重生」。否則,人的裡面就只會被一個「利己」的生命驅動、導引行事為人,結果是無法解決因自我中心而帶來的彼此衝突。

常聽到有些人說﹕「這樣吵個沒完,算了!我認倒楣!你不輔導大寶,我來輔導大寶就是了。」表面上的退讓是出於無可奈何,也只是為了換取短暫的寧靜。這樣的忍讓並不是從捨己的生命出發。或者可收一時之效,但心中的不滿累積久了,有一天還是會爆發出來。可見如果不是從捨己的生命而來的轉變,都不會有長久的果效。

這正是前面所提及的,我們需要一個捨己的新生命來取代利己的舊生命,這才是真正的出路。對一個基督徒來說,當接受耶穌基督那一刻,聖靈,就是耶穌基督的靈,已經內住在我們裡面,他已經有了寶貴的捨己生命。在衝突當中,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操練,讓這個捨己的新生命能夠活出來。如何操練呢?就是定睛在耶穌基督身上,效法祂的榜樣,願意讓耶穌基督美麗的性情在我們身上彰顯出來。

不同的回應和結果

 

假設陳先生是一個重生的基督徒,他一回到家聽到妻子給他分派任務,心裡的確會老大不高興。這時候他就要禱告,求聖靈幫助他在這個疲憊有不樂意的時刻,能夠活出裡面已經具備的捨己生命,一心效法基督在世時所說的:「人子來,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。」這樣一來,陳先生才可能會有以下的回應:「老婆,其實我實在很想看看電視放鬆一下,不過既然妳需要我幫忙輔導大寶的課業,那我就先輔導他的課業吧。」

相對的,如果陳太太是一個有基督生命的人,面對丈夫怒氣沖沖指責她不夠體貼,心裡難免有不痛快,但當她願意藉着捨己服事來取悅基督時,就可以禱告求聖靈賜力量來服事丈夫,以致她可以有好的回應說:「哦,對不起,沒有注意到你上了一天班也很累了。我主要是考量到孩子吃完飯還有鋼琴課,回來後會非常疲倦,所以想趁吃飯前讓他把課業做好。我現在正趕著做飯,有點忙不過來。沒事,那你要累了,就先休息吧。等把飯做完,我來幫大寶好了。」

存著甘心服事的心態,才能真正化解因自我中心而帶來的衝突。這樣的捨己,不是出於無可奈何的壓抑和退讓,而是藉著順服內住的聖靈。這樣的捨己,沒有摻雜利己的意圖,而是單單求對方的益處。即使在捨己之後,對方依然我行我素,自己也能從聖靈支取源源不斷的愛,繼續服事配偶。一個依靠聖靈的新生命,必定能在困難當中彰顯基督的榮美。